欢迎访问:9159金沙申请大厅!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才培养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96号
  • 0710-3590071
  • 0710-3590071
  • zfxy@hbuas.edu.cn
首 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审稿人;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马克思主义学院·9159金沙申请大厅关于开展10月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总结
发布时间:2019-10-31 15:45:49  来源:   点击次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9159金沙申请大厅

关于开展10月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的总结

 

根据《湖北文理学院2019年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实施方案》和教务处《关于推进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2019年10月份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9159金沙申请大厅结合相关工作安排,围绕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这个讨论主题, 进行几次学习探索和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方面

(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

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高校系统的课程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因此,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毕业后的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目标。而要完成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活动感,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正在进行的项目研讨和成果展示环节,就是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探讨,学生们在课下搜集资料、进行小组的研讨,最后在课堂上将成果展示出来,给了学生充分的发挥、展示的空间,学生们收获较大。

此外,对于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谢丽霞老师认为当前,我院正在进行的“课堂讲授+项目研讨+成果展示”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思考力、表达力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个人自主学习与集体研讨相机和的方式,在某一个关注点、热点问题上深耕,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并在正式的公开场合流利、顺畅地表达出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在大课堂上,仅仅只用有限的2-4节课来展示,可能会让部分学生偷懒,流于形式。因而,有如下建议:第一,在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修改以前,可以适当缩减理论课时,让学生有时间直接在课堂上分组研讨;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后,更是可以给每个项目一次课堂研讨的机会;第二,尝试建立适宜思政课分组研讨的若干个实验室,便于学生围着小圆桌,进行深度的讨论,实验室里每个座位要配备电脑,教室还要配备投影仪,便于老师随时进行集体辅导。只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配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才有可能真正有个大的改观。

赵阳老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体现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以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首要前提;二是设定完整系统的教学目标;三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语言、教学技巧、教学情景、多媒体运用技巧等;四是完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例如访谈评价、情感评价、问卷评价等。最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王泽芝老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新模式,一方面凸显师生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指明教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目标对象,学生学得进去、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收获,鼓励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通过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凸显学生丰富个性、对于有新观点、好观点的学生,通过课堂分享、课堂互动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的引领作用。

李健认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重要导向,有必要建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要,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把大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教学参与者,让大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其次,要努力调动大学生的创造性潜力,促使大学生能够把课堂理论与自我实践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能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来指引人生旅途;再次,要改良和完善课程教材结构内容,努力实现教材内容结构的前后衔接,简明易懂,生动鲜活;再者,要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特别是互动教学法和新媒体教学法。通过互动教学拉进师生联系,增进课堂主客体的交流沟通。通过新媒体教学来用时兴的,多样的互联网科技来创新课程体验;最后,要改革课程考核方法,特别是要变革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模式,尝试引入多元评价和多种考核的新机制。

张晓鹏老师认为,在课上教师的讲授时间控制上,需要留出一定比例时间由学生发挥,这就要求在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可以让学生适度参与,保持评分标准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教师授权学生公开打分。以学生为中心要求上课的内容与形式灵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喻莉姣老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来进行,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结构,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解决一部分学生“喂不饱”,一部分学生“消化不良”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文理生兼有的上课班级中,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划分文理科,文科学生高中阶段学习过历史、政治、地理等相应课程,理论基础较扎实;而理科学生高中阶段忽视了历史、政治、地理等相应课程的重要性,理论基础较差;文理课同班会出现基础不一致的情况,给教师思政课教学增加了难度。思政课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针对这种类型的班级,优化教学设计,既让一部分学生"能消化”,还要避免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王宜萍老师认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政课新模式,关键就是要解决“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这个转变要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同时要体现在教师教育的方式、方法的根本转变;尤其是要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和学习的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创新。

“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增强对知识的感知力和领悟力,也能够及时暴露出问题,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调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真正让课程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为人才培养服务。

(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围绕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现总结如下:

1.关于如何建立毕业能力、素质要求与课程教学要求之间的矩阵式对应关系。大家认为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和素质。为此,首先要搞清楚各个专业对毕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然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这些能力和素质要求的矩阵式对应关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关于如何建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家认为,要切实改变目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真正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此要探索“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较好的实施路径包括互动、讨论、主体研讨、体验、调研等。为此,任课教师自己要转变观念,解决摒弃满堂灌的旧方式,大胆把教学的主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实施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3.关于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式方法与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改革。大家认为,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要积极优化和调整课程内容结构;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课程资源探索“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内课外学习的结合,教师课堂上少讲多引导,增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讨,增加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环节,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进一步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充分认识到本次讨论对我校应用型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围绕10月“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讨论主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教师开展研讨,明确“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一系列的具体课程去实现的。探讨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系列课程体系的综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善后,要严格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摒弃因人设课的情况,不能因专业师资问题的局限去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会导致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严重的缺陷。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后,充分调动已有的教学资源,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教学要求。其次,影响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实施的因素很多,诸如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方面,要素多,涵盖面广,需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分析培养对象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建设的实施规划。

2.10月份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大会及教育部在成都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文件》并组织学习大讨论。此次讨论的主题是“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全体教师应从所教授的课程实际出发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思考如何把课程融入全面培养人才目标的过程中来,如何把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构成元素,如何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通过学习讨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教师认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育人的天然优势,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党史国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和根本依据。21世纪的今天,我们党和政府仍然面临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艰巨使命,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用具有科学性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人民推进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教育一代代青年学生坚定地跟党走、听党话,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白“初心使命”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党史国史的教育,让青年学生明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改革开放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来之不易,增强爱国、爱党、爱家的自觉;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不仅明白而且能坚定地做到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祖国美好前途相结合,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教育每一个新时代青年努力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著,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2019年5月2日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思政课有庄重、严肃、“高大上”的特色,但不意味着其是冰冷的。我们的授课对象是青春活泼的90后(大多已是95后)大学生,课堂里应有些鲜活气象。在思政课上注入人文教育因素,既增加了课堂的人文气象,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从理论上说,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很多一致性的东西。人文教育是旨在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而这同样也是思政课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将使思政课课堂有温情,有情切,以情感人,润物无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深感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课程是学生接受教育、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阶梯,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载体和前提环节。大学生正是在一门门课程学习中,度过了本科教育阶段美好的学习生涯和青春时光,逐步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今年6月21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召开的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在这里,“水课”是指在高校“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课程,而“金课”就是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课程。“水课”问题,切中高校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要害,需要高校认真思考,认真改正。而“金课”可以说是我国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目标的一个形象表达,需要高校上下共同努力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作为“高校第一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首当其冲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金课”。

4.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首当其冲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金课”是课程性质和目标任务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本科教育中一门特殊的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灵魂课程”。从“量”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范围覆盖高校全部教学学院,授课对象包括全体学生,课程总学分约占全校本科教育总学分的十分之一,贯穿本科教育四年全过程,是高校覆盖面最广、工作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课程。从“质”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成为“金课”,才符合这门课程的性质,才能够在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中真正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才无愧于“高校第一课”的荣誉。要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使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大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首当其冲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金课”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迫切需要。理论和实践表明,课程建设在本科生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的教材建设的基础、课堂建设的根本、专业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党和国家在高度重视、强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无论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学分分配、教学安排,还是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建设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安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已经完成了2018版教材修订和全国绝大多数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学内容做到了及时更新,但是总体看来距离“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还有距离。在课堂讲授中有的老师们存在着照本宣科的情况,存在着缺乏理论深度、资料掌握不准、阐释不够充分的情况,存在着平时考核、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情况。要真正让大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任务还比较艰巨;要真正做到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道路还比较漫长。

6.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首当其冲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金课”就要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从整体上来看,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不是“水课”,又不是“金课”,正朝着“金课”的目标大踏步迈进;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感受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包括“水课”,也包括“金课”,需要抓住关键环节,多措并举建成更多的“金课”。一是着力强化课堂参与主体的责任担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建设。课堂参与主体认知、认同和践行自身的责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金课”的前提条件。要明确大学生该担当的责任就是“刻苦读书学习”,教师该担当的责任就是“潜心教书育人”,校院机关人员该担当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刻苦读书学习”、老师“潜心教书育人”提供高效服务。大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共同建立起“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二是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金课”的基础工作。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新进展、思想政治理论改革探索的新经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到教材之中,增强课程内容的权威性、理论性、时代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成长成才需要,“不能再用过时的知识培养明天的毕业生”。三是着力推动课堂革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度。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金课”的关键因素。要改革“单向度灌输为主”的传统教与学形态,把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作为教师素质要求的一把标尺,鼓励广大教师传统授课方法手段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全程全员全过程参与互动,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课堂革命,关键在老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实教)、“学高”(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扎实学问支撑高水平教学)、“艺高”(提高教学艺术,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改造学习、改造课堂的能力)。四是着力推行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度。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金课”的具体体现。对大学生既要有激励又要有约束,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严格过程考评。要严把出口关,改变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入耳入眼、入心入脑、入言入行”等环节上下功夫,研究各环节相对应的教学目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原理、策略和载体,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平时考核、过程考核、最终考试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师生在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学习实践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打牢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9159金沙申请大厅专业系关于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方面

(一)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学系教师围绕主题: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主题,结合课程教学实际开展大讨论。

夏国锋认为要实现课程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第一是要明确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明确与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和知识衔接性,明确该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撑点。第二,课程负责人要对课程内容体系有足够的熟悉度,清楚课程章节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熟悉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适时适度引入到课程教学内容。第三,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环节是课程内容输出与学生接受循环互动的过程,也需要课程负责人能根据互动实际适时动态调整。何晓红谈到,所授课程《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方法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种专业工作方法,在专业课程中极具重要的地位。它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实施模式、工作过程、专业关系和技术等,使学生对于个案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并能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使用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是实务性和技巧性很强的专业,近年来,在《个案工作》课程建设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模式改革,以课程建设带动实践教学,推动理论教学改革。经常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如儿童福利院、救助站、戒毒所、社工服务中心进行观摩和参与服务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社会工作服务的实务领域,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现状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体会专业助人服务特殊性。马国瑾接着谈到《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中相对比较宏观一种方法。主要运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社区工作的概念、理论、方法以及实践,熟悉社区工作的过程,以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课程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社区工作专业实训室,也组织学生前往社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要求学生运用专业知识通过典型案例,开展社区工作模式、社区调查、社区分析、社区活动方案设计、社区活动方案实施、社区评估等实训项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分析社区现象、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罗学莉发言关于课程如何支撑培养人才目标这一问题,有几点分享1、本学期我担任本科生《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教学任务,这门课程建设要把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统一起来。2、课程建设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方法多样化。3、课程建设以生为本,要多听取学生的建议。邵亚琪讲到人在环境中视角不仅仅是社会工作实务和研究的重要视角,也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的主线。我们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中帮助同学们认识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基于实现助人和提升人类福祉的目标。董庚: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对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研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去发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会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深入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到某一社会事实内部探究事件发生的本质,进而更加清楚的认识事物,可结合实际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在讨论中,徐光有老师针对课堂教学有些学生听讲不认真的情形,提出问题“如何讲学生爱听的课”,老师们纷纷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谢正富认为,首先,教学方式问题:看屏时代的新生对课件中视频的要求较高,希望尽可能提供更多视频信息。然而,不管是视频还是图片,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如何减少学生对视频和图片的依赖,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其次,学生参与问题: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双主体,但现实中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表现不足。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和鼓励,更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教学中的体会是提问尽量难度低、坡度小,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参与,然后让学生将参与变成一种习惯。马国瑾认为在课程教学中要体现理论性和实务性的结合,为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做到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化,问题要具体化,课堂有任务,课后有检查,督促和引导学生一步步垒实基础和培养技能。罗学莉老师谈到自己的几点打算:第一,是本学期期中做个无记名课程调查,请学生对课程改进提出建设性意见。第二,课程建设体现五大特性:系统性、体验性、正向导向、聚焦改变、运用自己。第三,把握实践的力度,考虑学生的精力承受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讨论主题,本学期期中教学考核过程中,通过听课评课研课、师生座谈会交流等多种形式,大讨论仍在继续。

(二)法学系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教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如何建立毕业能力、素质要求与课程教学要求之间的矩阵式对应关系;如何建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式方法与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改革,实现课程教学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每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中,邱文华老师觉得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像律师们一样开展讨论式学习。孙立智老师认为应该在课程上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对课程及学习的意见。张锋老师认为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将基础知识学习好后才能谈能力培养问题,否则没有基础,培养能力就是空谈。李华义老师提到课程改革要结合学生实际,当前学生不努力,不看资料,上课学生回应少,配合少,要改革考核方式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学习压力。汪涛老师指出对学生要严管,要按教学目标执行,但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每一门课程要结合教学内容,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讲课时可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袁岳霞老师说,我们讨论的是通过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要按学校要求进行严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课程设置中反映出来,如何通过我们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改变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大家都要认真思考和落实。苑立志老师认为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懂道理,让学生学会利用时间,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特征; 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记笔记并进行检查。郑建国老师认为上课时要求学生记笔记,要求学生带法条,要吸引学生的兴趣。邓喜莲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一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上课应当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习容易接受,要让学生重复记忆,知识才会越牢固。朱汉卿老师指出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学习。何普老师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程来回顾和巩固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刘满英老师认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上课时结合案例分析,吸引学生兴趣。翟艳老师认为,备课要花时间,将课程备好,另外,授课时要与案例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学方法上要针对授课主体进行一定的调整。郑建伟老师则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查资料。谢晖老师提出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学习,课程安排上应当衔接,不然有些课程上学生的基础知识缺乏会导致课程效果差。

 

(审稿人:)
官方微信
9159金沙申请大厅
微信号
  •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 统一服务热线:0710-3590071
  • 传真:0710-3590071
  • 邮箱:zfxy@hbuas.edu.cn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 9159金沙申请大厅 - 金沙app官方入口 鄂ICP备08009311号